成都书店考察之六
中小型民营书店如何跨入书店3.0时代
—赴成都考察的心得体会
读一书店贺迪娜2018.5.7
在我们读一书店及我熟知的大多数中小型书店还停留在“书店+”的2.0时代的时候,我们智慧的浙江省协会和宁波市协会及时地组织了赴成都考察这场伟大的对外交流活动,我们惊讶地看到、听到四川的书店已经跨入书店3.0时代了,仅此一点,全国书店之都的赞誉成都是当之无愧的!
我隐约记得好像是西西弗书店在年初率先提出,2018年西西弗书店将整体跨入3.0版本的新时代。未来数年,他们将由一家文化传播公司转型为文化产业集团,在图书零售业链和文化产业相关衍生领域逐步实现产业形态的复合发展。当时,我还没有清晰的3.0时代的概念,当我此次来到成都,看过言几又、方所、文轩、布克,参加了浙川情出版物发行业交流座谈会,聆听了大咖们的分享之后,我终于明白过往30年实体书店经历了只卖书的1.0时代,融入其他业态“书店+”的2.0时代,现在已经开始向未来书店模式转化,即3.0时代,她具有文化消费力、自带流量、可以盈利等特点。大型的民营书店已经做到了,他们意气风发地走进了新时代。那么,我们中小型民营书店又该如何尽量迅速地解决生存难问题,找到突破口,尽量以矫健的身姿跨入书店3.0时代呢?
先回到4天的成都时光,我看到了文化地标方所,书店新贵言几又,高颜值的文轩BOOKS,连锁业的示范布克书城,给我的感觉就是规模大、颜值高、业态多,至于体验因为时间有限,没能来得及好好感受,从各书店的软文推广来看相信文化体验也是多元化、丰富多彩的。一个字:赞!但对于我们中小型民营书店而言,这些大多是我们学不来的,最大可能学来的就只是一个经营场所布置的升级和向他们引进一些文创产品。当然,在没有专业的产品经理或者还请不起专业的产品经理的时候,我们是非常感谢两地协会为我们创造了引进现成的好的文创产品的机会。
当然也有遗憾。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设计装修布局到极致的场所,看到了多元化的产品,看到了充满艺术气息的营销活动,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听到、学习到内部经营的干货,比如图书品类陈列的指导思路是什么?采购方向如何确定?品种如何筛选?进销存怎么控制?会员服务的核心点在哪?店员需如何培训和激励?营销活动的爆破点如何把握等等,这些我们都未曾探知和了解。所以,我们中小型民营书店可能还不清楚如何把看到、听到的东西转换到自身,我们想改变自己,早日跨入3.0,但不知道具体该怎么操作?也许不变,目前还是能维持着,但是长久不革命,定会危机四伏。所以我们把成都考察的劲头带了回来,发扬了座谈会不愿散场的精神,在返程的大巴上、飞机上不停地交流,不断地进行思维碰撞,关于中小型民营书店如何跨入书店3.0时代形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如下:
合作大于竞争!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3.0时代,中小型民营书店再不抱团,再存有小富即安的心态,再不未雨绸缪,也许不久的将来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我记得马云先生讲过“在阳关灿烂的日子修屋顶,要有危机意识。”真的很有道理!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书店帮,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把各家的柴火都搬来,还怕点燃不了这个城市的阅读之灯吗?而且,我们在一起,也许还能引入资本力量。要知道真正扩张盈利的,多数是有资本背景的实体书店。
读一书店很年轻,我们也是刚走进书业的菜鸟,以上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还请前辈们批评指正。虽然我们运营的16个月伴随着各种焦虑,但是我们感觉很幸福很充实,对于未来,我们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