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

成都书业考察之二

发布2018-5-14
来源四川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
作者onship
浏览量1493

走马观花看书店

宁波书城  孙常青

  成都是书店之都,是各种形态书店集聚的城市,短短三天成都书店考察,写下几行书店印象:

  言几又:以“设”为品牌logo,着重整体设计感,以时尚著称领航书业。自营面积2000平,子品牌:今日阅读占地300-400平。商品品类繁多,琳琅满目,经营范围庞大:涉猎精致手作、冰淇淋、餐饮、服装甚至发廊、小超市,感觉象一个家庭生活的组合体,从“以体验”为核心,处处体现。灯光设计也颇有心得,展示商品明,过道、空间暗。图书占比40%。用意比较明显,图书也是作为一个接入口,以贴近人们的生活为主导,用非图之外的销售弥补图书的单一销售模式。

  方所:例外方所的品牌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所以它对年轻人的吸引度非常高,一方面又处于位置极佳的太古里,在国内书店还没有随势转型的时候,它已经成功模仿诚品,进入人们的视野。它的设计以美学为基础,涵盖图书、服饰、商品、咖啡、植物、自有文创产品,独立展览空间。它的客流量、人气都证明了它的独特性,比如图书都集中在音乐、电影、艺术作品、台湾日本文化、漫画、设计、文学、哲学……类别多样,乱而有序,舒适宜人的特定美陈,让人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阅读。改变以往呆板一列化的布局,替换成多是高高低低,却不失重点突出。楼梯上下、角落、咖吧、地上都很随意的坐着读者,可能是它的空间美感和品牌让人更感到心境平和吧。

  宽窄巷的三家店和一家24小时阅读屋:

  三联的设计和三联蓝的减半涂漆色更像一位大家闺秀于成都这条有名的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小巷中幽兰迤逦。它和整个建筑相得益彰,并肩而立。图书选品主打三联出版的品牌,其它文创分布二边,得以三联自身厚重的品牌支撑。

  散花和见山是同一个主人开的两家店,主人说:我们希望通过书,让读者看到我们商品后面的小故事。定位是主打成都的地方文化,书在成为主角的同时,也成了一个烘托地方文化的配角。在成都慢生活的催化下,以通过各种地方文化的物品和图书、明信片、甚至是小吃、餐饮呈现和张扬成都文化。这一点我们值得借鉴。在宁波琴桥边上有一个宁波文化展示厅,但它不是一个专业书店,但我们可以挖掘宁波文化的内涵,与我们书城地方文化图书陈列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宁波文化的一个平台,让读者走近宁波,热爱宁波。

  宽窄巷子星巴克后门有个24小时阅读屋,简单明快、舒适愉悦,让人在轻松的环境下体验阅读的魅力,值得借鉴学习引入我们集团内各门店。

  布克书店:非常亲切随和,地理位置便利。仿佛一位邻家女孩,亲近而自然存在。对于一些老成都人来说,近在咫尺,有空闲便会转转,查阅近期新书、好书,值得一提的是员工们非常热情,敬业,且员工人数众多(我特意去体验一下卫生间,    是二个员工在打扫,竟还体会到意外的欢迎声)因为布克极象我们以前传统的中山店,所以我在感觉惊讶之余,问了一下她们的主管,说是因为我们的到访,特意加派了人手。那么,这是一个多么诚恳可爱的小姑娘啊,当然,也有着自有房产的自豪感。

  老书虫店,异国情调融入中国元素,仆欧的身份充斥神秘的气息,散乱的图书、随意的陈列,钢琴吉它爵士鼓,它自创活动文化T,时不时开创各种活动,场景感十足。店堂深处靠墙的英文原版,陈列着居主人说是精心挑选的英文小说,我看到很多同名电影的小说,她也表示了:希望懂的人会心一笑。这种有腔调的店,是传说中文艺青年喜好的书吧模样,内部灯暗,窗边光亮。桌子上不同的台灯,根据墙和格挡位置来安排的书架,搭配沙发与椅子,高凳矮凳错落有致,紧凑而又温馨,自成一体的腔调。出门又发现一个细节的点睛处:居然采用三种语言介绍菜单。

  因为宁波的“天一书房”也是一家24小时书店,所以,那天晚上群里台州书城的王磊发了两张成都的24小时书店“琦竻的不打烊书店”和文轩品牌下的“轩客会”。虽然已经接近零点,我还是毅然出发看书店。

  琦竻书店:俨然是一家“街区休憩点”像一位旅人的家,随性随意的摆放,复古年代感十足的物件,存有年代感的瓶瓶罐罐,在经历时间的长久洗礼后依旧有着静谧之美。走上昏暗狭小的楼梯,重叠的各种画报风格的广告,一张张密集的白色小纸片,上面有着许多钢笔线条的涂鸦,或图形文字。楼上播放着一部日本电影,简单的长木条桌上,坐着一个人,二伙伴的学生在做作业,转个角还有二间极小的象日本弹丸那样的小间,沙发、小桌、书组成的小空间,除了空气有点不流畅,气质和风格象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隔层的3平米,一台古旧的风琴,没有声音。我在琴键上按了几下,边上的一对情侣象读小说一样在读菜谱。楼梯下的小邮箱随意放着成都的明信片,盖着属于自己的戳,生活充满变数和偶然。

  目测只有一个员工承担了所有的事情。唯一不喜欢的是门口绑在透明玻璃内作为橱窗陈列的书本,让爱书的我感到无奈而心酸,这些被撕裂、拆毁的文字,提着小声的抗议。

  轩客会:走进轩客会,我会以为在西西弗。轩客会应该是一家有沉淀的店,确实更似家里的会客厅,摇椅、灯饰、衣架、毛茸茸的小球,一切都是那么随意而温暖,书也是散漫自由的存在于空间内。而它距琦竻24小时店仅相距300米。

  成都的夜是怡人的夜,那么有这么二家24小时会客厅,也不失为一个城市的风景,与独特的文化内涵……

  同时,我也只看到一位员工在工作。

  九方文轩BOOKS:是这次唯一的新华系统书店。

  九方购物中心4000万打造的品牌形象店,以人文自然为设计主题,以森林阅读为设计理念,颠覆着行进着。

  文化策展空间、大空间讲座位、远山青黛的视频背景,缓缓流动的禅乐……也象极了上海明珠馆里的安滕忠雄风格。台湾故宫里的云砖,精品文具、学生数码、知音饭盒等业态的组合,各种大小桌椅,智能书屋、APP查询图书、员工个人形象工号牌。无处不在的文字,细语温言。处处都是生机盎然的绿植。在店内,绿植的作用不止是观赏,而是化作阅读区域的场景。还涵盖了文创产品空间、巨大的kindle线下体验店以及阶梯演讲区。文具品牌选用了众多日系高端品牌。与诚品如出一辙。

  儿童书店的打造已突破常规思维,以爱的陪伴为主题,用奇特的象棋、动物做成的书架,可以满地打滚的绘本屋。玩和学,看和读的有机结合。用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展示“文明、进化”的设计理念值得一提。儿童书店还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做了阅读分区,还设置了伴读区,也为孩子们搭建了童话般的小剧场。整个细节上,精致特质的鞋套,色彩分区,并且划分年龄指示牌,不乏亮点。

  在耳目一新的同时有着几个疑问,比如:儿童图书的损坏率?员工们的人数?并没有看到先前宣传的工作服?智慧书城中没有可以自助购书的地方?1000场活动的分布安排?

  走马看花看书店,离开成都时我在心里默想:

   言几又: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店

   例外方所:思考“艺术和价值”的店

   布克:从街头奔向远方的店

   三联:读懂你的尹雪艳

   散花和见山:知深感深的情怀店

   老书虫:让我们认识世界的店

   琦竻的不打烊书店:彰显个性的店

   文轩BOOKS:邂逅新事物,温暖读书人的店

   象形书屋:一家不让进门的店,应该也是一家让心灵自由的店。

  回到宁波第二天,我就将成都书店考察的各种见闻第一时间告诉员工,7日早上开门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换角度看自己的店,有哪些地方需要提升、改进。。。。。我更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观察,能加强员工们对书业的信心,让我们在做书店的同时,享受每天的点滴的做书店学习:比如这个展台放什么主题?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摆放?为什么要陈列这本书……等等,从细小的环节做起,每天进步,做一家读者喜欢的书店。

 

 

 

 

主办单位:四川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

办公电话:028-87057195 公司传真:028-87057053 电子信箱: scskfxxh@163.com 办公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大石西路36号
开户账号:7411 5101 8260 0102 423 开户行:中信银行成都东城根街支行 开户名称:四川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四川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技术支持:网站建设仕航软件 备案号:蜀ICP备15035101号-2/52_1.74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