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呼声】 关于推进图书产业发展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深化文化领域的体制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建设,民营书业企业得以快速发展。当前,民营书业企业从内容输出、渠道建设、营销推广、服务等方面,基本完成了图书产业链的全覆盖,逐渐成为了图书市场的中坚力量。据了解,出版领域,国内出版物市场上每年出版的畅销书以及教辅书,绝大部分都由民营图书公司运作出版,大部分产品都掌握在民营手中。但由于历史原因,民营书业企业仍普遍存在数量多、规模小、竞争手段落后、发展受制约的问题。十三·五期间,国家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撑产业,发展壮大民营书业是推动图书行业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要发展壮大民营书业,不仅需要民营书业自身拼搏进取,创新发展,也需要消除影响民营书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制约和抑制民营书业活力的体制障碍。为此,提四点建议:
1、放开图书出版专权管理。现在的出版体制为出版社才有图书出版的资格。绝大部分民营书业企业出版图书产品,只能通过与出版社合作方式出版。这无疑会增加出版成本费用,增加更多的市场风险,不利于推动全行业的市场化竞争。在行业十分不景气的情况下,更不利于全行业的全面复苏和发展。全国工商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央委员会先后在两会上提交议案,建议对民营书业试点开放特定专业领域的出版权。在国家扩大开放、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建议改革出版体制,放开除重点选题、大型文献外的领域出版权。可在试点的基础上,允许有出版能力、有产品市场的民营书业企业参与特定领域的出版(如教辅、少儿图书等)。
2、规范行业管理,加强图书定价管理。近年来,国家放开了图书价格,一些领域出版图书超标准随意定价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教辅行业,当前高定价、低折扣之风气盛行。这一方面加大了学生家长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更容易滋生教育腐败,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全社会遵循诚实守信原则。针对乱定价问题,建议加强图书定价方面的引导和监督。同时,加强行业的规范和管理,减少重复选题,引导企业走精品路线和品牌战略。
3、放开民营书业编辑专业资格考试。参与出版的民营书业编辑团队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这部分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出版图书质量的高低。当前,报考出版编辑专业资格考试还没有对民营书业企业全面开放,需要挂靠在出版社才有资格报考,出现出版物内容与编校质量的责任主体错位。民营书业编辑队伍缺少完善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无职称晋升通道,人员无职业归属感。所以,建议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放开出版编辑资格考试,推动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国家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在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新情境下,需要大家解放思想,共同打破束缚书业发展的瓶颈,激发市场潜力,实现新的发展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