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书香,弥漫神州
入秋以来,全国各地纷纷采取多种举措推动全民阅读,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图书展销活动,使神州大地弥漫浓浓的墨香。
2015年8月14-20日,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在广交会展会B区9.2-13.2号馆举行。今年书展有四个亮点:一是新设东南亚馆,引进新马泰和巴基斯坦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图书、文创产品和特色工艺品。并在该馆设“丝路书香”文化体验区展示丝绸之路悠久历史,呈现广东出版业对外交流成果。二是香港馆全面升级新书多。全面升级的香港馆,带来了很多新书。其中包括有刚刚评上香港年度作家的李欧梵的书籍、港版金庸全集,以及重度缺货的英文版和台版《秘密花园》系列涂色本。此外,还精选出香港三联书店、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大学出版社等30多家香港本地主流出版机构的2000多种优质出版物,分设了香港精品区、外文原版区、儿童原版区,其中外文和英文儿童图书品种将达6000多种,并且首次新设了日韩文创铺,将展示100多种精选的日韩图书以及其他文创产品。三是羊城书展馆继续保持10000平方米的展场区域,新设《历代羊城八景》主题展馆、广东音乐主题展馆、《广州大典》主题展馆。在三个主题展馆中,可一睹广府文化精华,《广州大典》馆更是详细解密十年编纂路。四是设立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的出版物展销专区,推出《血火铸长城——写给新一代人看的抗战史》、《抗战三部曲》、《刺刀书写的谎言:侵华战争中的日本“笔部队”真相》等一批以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图书,并将围绕这些作品,在书香节上举行“别了,法西斯——从战场到文化的反思”主题分享会,抗战老兵将与读者现场互动。
2015年8月19—25日上海书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这次书展有四个 特色:一是书展期间全城联动。静安区将再次举办富有区域特点的“静安读书周”;浦东新区将打造“书香2号线”阅读文化系列活动;黄浦区以建设“书香思南人文中轴”为抓手,书展期间将邀请国内外名作家举办16场国际文学周活动;青浦区将在书展期间启动“百本优秀读物”、“百句警言家训”、“百个阅读故事”、“百户阅读影像”等系列征集活动;崇明县结合市区两级资源,再次推出“书香瀛洲”上海书展分会场活动。二是上海国际文学周同期举行。2015年第五届上海国际文学周的开幕大戏,将在富有上海新时代气息的浦东新区上演,本届文学周届时会迎来30位国内外文学嘉宾。将举办国际论坛、诗歌之夜、第二届爱尔兰文学翻译奖和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等36场作家对谈、名家签售活动。三是第五季“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系列讲座于8月19日至25日亮相于上海图书馆。本季活动拟分“抗战广角镜”、“历史的思考”、“文学的追寻”、“英语专场”四个板块,纵横古今,贯串中外,为读者呈现中国故事和海外风情。四是 2015“中国书业馆配年会暨图书馆与出版社高层论坛”于8月16日至18日进行,有240家出版单位10万种图书参展,并首次设立数字出版物馆,拓宽馆配订货品种,“图书馆与出版社高层论坛”将聚焦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建设。
8月26日-30日,第22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举办。这次展览规模扩大,图博会展览面积增加到了66000平方米,共有五个场馆。本届图博会的参展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80多个,参展商2270家,其中境外参展商(含港台)1305家。阿联酋作为本届图博会的主宾国,展会期间集中展览展示阿联酋的图书、书画作品,艺术品,还将举办歌舞表演、阿拉伯传统服饰展等活动,集中展示阿拉伯文化。同时,一系列高峰论坛同时举办,除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等图博会重要活动外,本届图博会期间继续打造品牌文化活动,策划和举办了一系列有份量、有深度的专业论坛、圆桌会议和研讨会。
9月12日,第11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在福建厦门开幕。海图会立足两岸,创新特色,除举办两岸出版物展示、订货、销售等常规性活动之外,还发挥海图会的两岸出版交流平台优势,积极响应推广全民阅读活动,策划举办了一系列富有对台特色的公益性阅读文化活动,打造两岸图书嘉年华。山东首次作为主宾省参展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共组织43家出版发行单位,携万余种优秀图书及数字产品参展。分为党史、抗战、国学、教育科技、文学历史、少儿、艺术、生活等八大类。主要内容是关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反映台湾老兵情感、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国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人文科普、健康向上的儿童类绘本等方面的图书和电子音像出版物。同时,设置了山东快书、古琴演奏、木版年画制作等文化延伸项目。 9月20日,为期3天的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圆满落幕。本届展会共有45万人次参观,其中专业观众达4万人以上,吸引了45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有117场各类活动先后登场,40余个国家和地区精英演讲,共展出3.3万多种期刊和数字化期刊产品,现场销售和订货码洋达4.1亿元,共签订、达成交易意向和协议180多项。
(来源 :摘自 中国出版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