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

2015“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盛景

发布2015-12-31
来源四川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434

  中国社会正走向老龄化,但互联网文化却让中国日益年轻化。从影响了2亿人的二次元文化已经开始建立新的话语体系,到互联网主宰影视、捧红新人,“互联网+”等成为年度流行词……2015年,互联网文化以更深入的姿态全面影响了中国大众文化。而资本巨头们,也不约而同地布局互联网+时代的内容产业。

  在号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2015年,在提倡全民阅读的政策红利下,可以说,我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盛景。虽然文学的影响力已经慢慢让位于影视、网络,文学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但文学仍是文化产业策源地,与严肃文学并行的类型文学衍生出相关产业链,而人们的阅读视野也更加开阔。

  本报本期对2015年文化事件、人物及网络文学进行梳理,以期尽可能全面反映2015中国时代发展与文化变迁。

  从流行语管窥2015中国文化发展走向

  年度流行词往往蕴含着社会变迁。譬如,2015年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互联网+使创客趋之若鹜。12月15日,在《咬文嚼字》杂志发布的2015年十大流行语榜单中,就包含了“获得感”、“互联网”、“创客”这些来自政治经济领域的词语;其余七个流行词则均来源于网络,分别是:“颜值”、“宝宝”、“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这也说明了近年来网络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强力渗透,以及网络语言的强势兴起。而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5”,“廉”“互联网+”“恐”“反恐”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

  年度流行语词的评选,首先看的是流行性,要紧扣时代特点,词语带有年度信息或烙印;其次要创新,语言结构有突破,有文化价值,比如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名字与符号连接在一起,既简明生动,又代表了时代发展趋势,“人人言说‘互联网+’”成为2015全民现象。

  如果说流行语被视作是民间的发声渠道,是另一种民意表达;从每年年底百度发布的年度搜索榜单中,我们则能以大数据为基础,观察2015年的中国(见图1)。

  如果说,过去的热点事件大多由传统媒体强势传播,热点人物由传统媒体捧红,但从2015年的热词来看,我们已步入互联网推手时代,互联网新媒体在中国社会中的话语权与日俱增。譬如,从百度搜索榜单来看,2015年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人物中,只有毕福剑、金星和柴静是电视人,其他很多人与互联网息息相关。此外,从2015年十大热搜电视剧名称来看,除了《克拉恋人》和《武媚娘传奇》之外,其余八部如《花千骨》《校花的贴身高手》《盗墓笔记》《何以笙箫默》《琅琊榜》等,全部由来自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纵横中文网等平台的网络小说改编。而且,这些网络小说无论是改编成电视剧、电影还是游戏,均颇受关注,成为大众热议话题。

  可以说,在多年的粉丝和人气积累之后,作为IP核心来源的网络文学产业在2015年迎来黄金时代。网络文学IP泛指有大量粉丝基础的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其以网络文学为基础,已经衍生出电视剧、电影、动漫、游戏等相关产业链。这也说明,出版、文学、影视诸多文化产业被互联网影响愈发加剧,尤以手游开发为掘金点。以《花千骨》为例,其同名手游与电视剧几乎同步上线,手游上线不足1个月流水就近2亿元人民币,远超企业预期。可以说,IP衍生开发带来的增量市场空间十分广阔;而《芈月传》著作权官司的纠葛,其实也凸现出网络文学IP在产业链中的巨大价值。

  从数字读懂2015中国文化建设进程

  2015年11月,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布“文化中国:中国文化产业指数暨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项目阶段成果”。

  其中,就中国文化消费发展指数(2015)来看,我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5年的81.2,平均增长率为5%。在综合指数和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水平上,18至25岁、26至40岁的人群占比最高,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在国内外文化偏好的分析上,研究发现国内受众对电影的偏好依然是国外影片优于国内影片,日本动漫优于国产动漫;最受欢迎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类型中,电影和广播电视以明显的优势高于其他选项;在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中,文化旅游、电影和网络文化活动位于前三位。根据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5),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总体保持持续稳步增长。在综合指数一项中,上海首次以微弱优势超过北京成为第一名,福建、四川进入全国前十名。

  而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来看,近年来全民阅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从2010年到2014年,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由52.3%增长到58.0%,提高了5.7百分点;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由4.25本增长到4.56本,增加了0.31本。

  各种阅读调查中阅读数字的增长与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不可分。全民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经由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的倡导,在2015年掀起全民阅读的热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继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虽然政府工作报告有上万字,但这12字“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让全民阅读的内涵进一步丰富。阅读虽是个性化的个体行为,但国家为建设书香社会提供政策保障和财政拨款,不仅加大图书馆建设、支持实体书店,还支持偏远地区文化建设,大利文化出版业。而各地阅读活动的举办,也让中国充满浓浓书香。目前全国所有省(区、市)都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400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北京阅读季、上海书展、南国书香节、深圳读书月、江苏书展等一大批品牌活动每年吸引8亿多爱书人参与。

  从小鲜肉作家畅销书看2015畅销书市场

  2015年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是,像大冰、卢思浩、张皓宸、沈煜伦、苑子文、苑子豪等年轻畅销书作者的新书在全国热销,但他们在瓜分中国广大的90后00后读者群的同时,在纯文学领域却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关注。

  像大冰的《阿弥陀佛么么哒》,卢思浩的《离开前请叫醒我》,张皓宸的《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苑子文、苑子豪兄弟的《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沈煜伦的《爱是一种微妙的滋养》等,这些新晋“小鲜肉”作家的写作多从自我出发,以正能量与小感伤结合的方式来表现日常生活,他们的表达受到年轻读者的欢迎,作品销售多超百万册。以海外留学又归国发展的卢思浩为例,他的作品大多描写身边同龄人的真实故事,很能代表90后的状态,他概括说:“如果要用三个词来概括我们这一代,应该是:活力、野心和焦虑。野心来源于接触到了更大的世界,有了更高的眼界,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充满活力,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度,拥有着以前不曾想过的科技。社交网络充斥生活,我们很容易认识很多人,但也因为这样,我们变得焦虑,容易在选择中迷失自己。”

  文学自1990年代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分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并道而行;1990年代末始,又产生了网络文学;这三类文学目前平行发展。现下,文学的分化愈加明显,类型文学如青春文学等在这些年在不断向纵深发展,但主流文学界和批评家们仍然只关注纯文学。更严格地说,传统的纯文学在90后读者中也没什么影响力。

  对此,学者张颐武评论,90后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后作家所写的短小故事和段子,和纯文学关系不大,他们所谈是全球中产生活的一种常态表达。这跟传统文学的结构模式不一样,没有可比性。不过,虽然大人们不感冒,但正如以ACG内容产业为核心的二次元文化正逐渐从亚文化走向主流,正在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年轻人的阅读与娱乐方式值得出版人和厂商们挖掘商机。

                                   

                                                         (来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主办单位:四川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

办公电话:028-87057195 公司传真:028-87057053 电子信箱: scskfxxh@163.com 办公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大石西路36号
开户账号:7411 5101 8260 0102 423 开户行:中信银行成都东城根街支行 开户名称:四川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四川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技术支持:网站建设仕航软件 备案号:蜀ICP备15035101号-2/61_2.57 
关注微信公众号